当前位置:主页 > 特色医疗 > 健康宣教 >

预防疟疾,共筑健康防线

  • 发表时间:2025-04-26 10:06:51
  • 人气:
       2025年4月26日是第18个“全国疟疾日”,宣传主题为“严防输入再传播,巩固消除疟疾成果”。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发的寄生虫病,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。尽管我国已实现消除疟疾目标,但输入性疟疾风险依然存在,我们仍需保持高度警惕,做好预防工作。
警惕疟疾感染风险
        疟疾在部分地区流行情况较为严重,如非洲、东南亚、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。如果你计划前往这些疟疾高流行区旅行,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疟疾感染的潜在风险。在旅行前,应提前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情况,做好相应的预防准备。
牢记疟疾症状
       疟疾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周期性发冷、高热、出汗。感染疟疾后,初期可能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,如头痛、乏力、肌肉酸痛等,但随着病情发展,会出现规律性的发冷、发热和出汗现象。如果出现这些症状,尤其是在有疟疾流行区旅行史的情况下,切不可掉以轻心,应尽快就医。误诊或拖延治疗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,甚至危及生命。
疟疾可防可治
       境外旅行前,建议先咨询专业医生或前往当地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,了解目的地的疟疾流行情况和预防措施。同时,可根据医生建议服用预防性药物。归国后,如果出现发热等不适症状,要迅速就医,并主动告知医生自己的境外旅行史,以便医生能够及时准确地诊断是否感染疟疾。早诊断、早治疗是治愈疟疾的关键,一旦确诊,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。
跨境务工做好防护
       对于出国务工人员,在出国前应接受相关的防疟知识培训,了解疟疾的预防措施和感染后的症状表现。企业也应切实落实防疟责任,为务工人员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,如蚊帐、驱蚊剂等,并定期组织健康检查。归国后,务工人员要进行健康监测,以便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感染情况。
掌握户外防护要点
       在户外活动时,尤其是在疟疾流行区,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。首先,尽量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,减少皮肤暴露,降低被蚊虫叮咬的机会。其次,使用蚊帐进行物理隔离,特别是在睡觉时,可有效防止蚊虫叮咬。此外,还可以使用驱蚊药物,如驱蚊液、驱蚊膏等,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,但要注意选择合适的产品,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。同时,要注意清除周围环境中的积水,因为积水是蚊虫滋生的温床,减少积水可以有效减少蚊虫数量。
主动申报旅行史
       就医时,无论是否怀疑感染疟疾,只要有境外旅居史,都应主动向医生说明。这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病情,做出准确的诊断,避免因漏诊误诊而延误治疗。
科学治疗防重症
       一旦确诊疟疾,必须全程规范用药,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。疟疾治疗过程中,患者不可自行停药,否则可能导致病情复发,还可能增加耐药性产生的风险。按照医生的指导完成整个疗程的治疗,是确保治愈疟疾、防止重症发生的关键。
疟疾患者不献血
       为了保障输血安全,近1年内有疟疾流行病区旅居史或疟疾病愈未满3年者禁止献血。这是因为疟原虫可能在体内潜伏一段时间,献血可能会将病原体传播给受血者,引发感染。
联防联控筑屏障
       预防疟疾需要海关、医疗、疾控等多个部门协同合作。海关部门应加强对出入境人员的健康监测,及时发现可能的疟疾感染者;医疗机构要提高对疟疾的诊断和治疗能力,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;疾控部门则负责开展疟疾监测和防控工作,及时掌握疫情动态。同时,跨境信息共享也至关重要,通过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,共同阻断疟疾疫情的传播。
       疟疾的预防和控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,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。我们每个人都应了解疟疾的危害,掌握预防知识,积极采取预防措施。只有人人行动起来,共筑健康防线,才能巩固消除疟疾的成果,保障我们的健康和安全。让我们携手努力,共同防范疟疾输入再传播,为构建一个无疟疾的世界贡献自己的力量。

上一篇:全面行动 全力投入 全民参与 终结结核

下一篇:没有了

特色医疗